​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镇江实践 | 头雁领航 众雁齐飞 我市新时代“新农人”培育成效显现

编辑: 周迎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4-07-24 21:49

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周迎 通讯员 夏尉容)7月16日,一则“镇江市第二批优秀‘新农人’选拔结果”的公示在全市三农队伍中引起广泛关注。史杨平等10名同志为镇江市第二批优秀新农人,张方忠等20名同志为第二批优秀新农人培养对象。

此次第二批优秀新农人的选拔,是根据《镇江市选拔培养优秀“新农人”计划》《关于开展镇江市第二批优秀“新农人”选拔培养工作的通知》,经个人自荐、辖市区推荐、市级组织专家审核、市人才办主任会议研究等程序最终决定的,具有权威性和明确性。评选出的优秀新农人都在各自的行业内有着较好的发展实绩、带动作用。

培育新时代新农人,是镇江市今年八个方面专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板块通力协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和市委关于新农人工作决策部署,全力答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十周年的时代答卷。

“头雁领航”效应愈发凸显

自2023年全国两会之后,新农人魏巧已成为我市农业的一张“名片”。不但担任了镇江经开区新农人发展联盟首任理事长,增补入选市“169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推荐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还当选中国妇女十三大代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亮相央视《开学第一课》《焦点访谈》,典型事迹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央媒刊文推介。

“作为新农人代表,我带领润果农业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进润果农业地块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同时,镇江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润果公司‘三个中心’建设,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项目、优质肉牛育种项目及循环化养殖项目完成签约。”魏巧表示,通过持续推进稻麦育种中心建设,企业拿到了全市首张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做好20个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建设“扬麦15”“扬麦37”1.2万亩繁种基地。同时,开工建设肉牛养殖项目,完成养殖团队组建并邀请扬州大学专家技术团队进行生态农场建设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润果农业所在区域还完成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省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耕地提升示范区等项目申报,市级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润果建设粮食周年量质协同提升先行区,帮助争取省级以上项目4个、资金240.2万元,获批贷款800万元、授信2000万元,进一步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强化企业带动作用,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致富,新农人头雁效应愈发凸显。

“鸿雁带动”规模量质齐升

在打造“头雁”的同时,我市在培育优秀新农人方面同样不遗余力。

“我市出台《镇江市培育壮大新时代‘新农人’队伍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联合市科技局、镇江经开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11个单位和地区,组建形成工作专班,探索形成培育壮大新时代‘新农人’的镇江模式。”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今年以来,我市不但积极推动第二批优秀新农人增选工作,新选拔优秀新农人10人,入围优秀新农人培养对象20人,新农人队伍规模持续扩大。同时,推动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丹徒区、镇江经开区成立新农人发展联盟,畅通新农人沟通交流、资源信息共享、互补合作渠道。

在提升新农人综合素质方面,我市制定2024年全市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围绕粮食生产、茶果种植技术等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23期,培训人数2461人。同时,我市还积极拓宽新农人职称评审通道,支持14名首批优秀新农人申报并获评中级以上职称,推荐魏巧破格获评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此外,我市还致力于打造新农人田间课堂,组织开展2024年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申报,全年计划新增10个左右。

“为做好新农人服务保障,我市组织他们参加迎新年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江苏省乡村旅游节启动仪式乡村特色商品现场展销等活动。同时,利用市亚夫科技团专家力量,开展技术指导、对接帮扶50余次。”市农业农村局某处负责人如是说。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建立了“三农”金融对接工作群,定期统计发布新农人融资需求,充分发挥“苏农贷”等平台载体作用,及时帮助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时,争取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新农人培育和初创型新农人项目扶持,配套安排市级资金100万元,对入选省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工程以及符合条件的新农人发展项目进行扶持。

“群雁齐飞”图景生动展现

通过加强储备、搭建平台、开展活动,我市在扶持更多年轻人投身“三农”,成为新时代新农人的道路上走的越发坚实。

在丰富新农人队伍储备方面,我市划定新农人入库基础标准,建立全市新农人队伍人才库,共储备入库新农人947人,不断壮大新农人队伍,规范新农人管理。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2024年“青DOU计划”公益项目(镇江站)暨全市青春建功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新农人培育赋能项目,组织200余名新农人参加线上培训营活动,在丹徒开展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青年农场主培训班,50余名“新农人”参加培训。

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建“亚夫新农人学院”,与阿里巴巴华东公司共建数字农业农村实践基地……我市积极搭建新农人发展平台,推荐4名我市首批优秀新农人创成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推荐润果农业公司创成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获得省级资助100万元。

通过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我市培育省级以上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92家、示范家庭农场20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家。同时,建成农业龙头企业省级以上“星创天地”14家,选树创业领军人物式导师49名,新农人行业影响力持续放大。

“下半年,我们将更大力度落实省委、市委有关任务部署,围绕培育壮大新时代新农人队伍、持续优化全市新农人发展生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制作新农人政策汇编,系统梳理全市新农人相关文件政策,设计制作政策汇编,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新农人扎根镇江。同时,编制新农人产业图谱,围绕全市新农人重点产业细分领域,系统梳理全国行业专家、科研院所、创新技术分布,编制形成产业图谱,助力新农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筑牢新农人发展平台,推动校地联合、校企合作,打造新农人研学实践基地,在此基础上搭建全市新农人交流合作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资金,组织新农人创新挑战赛,围绕新农人能力提升、技术交流、产业落地,积极扶持一批新农人创新创业项目。同时,积极与省农业农村厅对接,争取承办全省“新农人”发展推进会等系列活动,适时组织全市新农人游学活动,学习先进地区优秀做法。此外,将专题推介优秀新农人先进事迹、典型经验做法,提升新农人荣誉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