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孙一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做好镇江工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近日,市工信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敬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市工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科学谋划编制工信领域“十五五”规划体系,聚焦“四群八链”培育和“876”创新引领工程实施,牢牢把握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培育,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制造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稳字当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十四五”以来,市工信部门着力推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加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创新链,不断强化制造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的运行态势,较好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如何决胜“十四五”,布局“十五五”?肖敬东表示,坚持稳字当头,要全力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行动,强化工业项目建设和经济运行调度,稳存量、扩增量、优动能,推动各项稳增长关键任务落地见效,以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支撑全市经济发展“两个高于”目标实现。
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肖敬东表示,工信部门将深化重点产业链培育机制,优化产业链“五图六清单”,培育打造地标产业链群,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强化助企服务,持续开展“镇信助企”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系列活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镇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向新而行,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围绕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部署。肖敬东表示,着眼于向新而行,我市将加快双向融合,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更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加强国家、省、市三级企业研发平台梯度培育建设;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新型电力装备和智慧农业装备领域上下游企业和行业内高校院所紧密合作,积极筹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更新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储备库,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攻关任务、创新型企业参与重点领域揭榜挂帅攻关任务,鼓励建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的企业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攻关突破。
数字赋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产业向“新”,还体现在数字赋能的持续深化。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我市着力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坚持企业主体、场景牵引、需求导向,加快数实深度融合,明确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中小企业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培育省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250家以上,创建国家认定卓越级智能工厂5家以上,力争国家认定领航级智能工厂实现突破。

“十四五”收官在即,肖敬东表示,全市工信部门将进一步压实责任、增强使命、提升效能,把学习全会精神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抓实工业经济稳增长各项举措,确保全年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同时提前进行系统研究、深入谋划重点工作,为实现“十五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编辑:胡安琪 校对:唐文卿 审核:邱丽娟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