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多靠近一分,被困的人就多一分生机” 朱光辉:七度踏火而行的消防勇士

编辑: 陶立波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5-09-15 18:28

今日镇江讯(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朱珏彧)在全市消防队伍里,朱光辉是个广为熟知的名字。作为丹阳市滨江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他不仅是一名久经考验的指挥员,更是一名把“敢打硬仗、能打胜仗”信念刻进血脉的消防员。

在队员眼中,他沉稳冷静,关键时刻总是敢于冲在前;在家人心里,他或许是那个经常缺席的父亲、儿子和丈夫,却是无数家庭的守护者。他的职业轨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火焰会熄灭,伤口会愈合,但我们走过的路、救过的人、坚守的信念,永远不会消失。”

“火场无畏”,是带着恐惧仍然前行

“真正的勇敢,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这是朱光辉在一次演讲时说的话。火场之中,高温、浓烟、爆燃风险时时存在,每一个人都可能感到恐惧。朱光辉坦言,对他而言,最恐惧的瞬间,并不是火舌扑面或热浪灼身,而是明知道里面有人等待救援,却因浓烟与高温阻挡而无法再前进一步的时刻。“那种无力感,才是真正的恐惧。”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心理关口,朱光辉选择了“再向前一步”。他常对队员说:“我们多靠近一分,被困的人就多一分生机。”在多次救援行动中,他都毫不犹豫地带头冲锋,把恐惧压进心底,把希望留给别人。

“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等它爆炸,或是冲上去。”回忆一次处置油罐车着火的危险任务,朱光辉说,自己当时没有多想,只觉得必须把火压住。那一刻,他的抉择是本能的——不退缩,不放弃。

“舍家为众”,让牵挂成为底气

每一次出警,都是一次与家人短暂的别离。朱光辉的手机里,存着妻子和孩子的照片,锁屏上是一张全家福。面对采访,他直言不讳:“每次在进入火场前抬手看时间,瞥见家人的照片,心里就会想——如果我退了,被困的人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他们的家人了。”

这种念头,支撑他一次次冲进火场。在一次持续超过20小时的扑救中,他带领搜救小组反复进入火场,顶着高温和坍塌风险寻找被困人员。当身边的战友因体力不支撤出时,他又第七次踏进火场,最终将两名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怕不怕?怕!”朱光辉的回答毫不掩饰。“但牵挂不是退缩的理由,而是必须赢的动力。”在他看来,只有守护好千千万万个家庭,自己的小家才能真正安心。

“精武强能”,用专业赢得主动

朱光辉深知,火场的胜利不仅靠勇敢,更要靠真本事。他常引用上甘岭战役中的细节:“战士们在坑道里练瞄准、摸地形,把每一分力气都用在刀刃上。”在他看来,消防工作同样如此,“勇气不能光靠热血,得有真功夫托底。”

因此,他格外重视实战化训练。无论是高温环境下的破拆还是浓烟条件下的搜救,他都要求队员达到“闭着眼也能完成”的程度。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常常在训练场上和年轻队员一同摸爬滚打。

一次救援中,面对复杂厂房火灾,他凭借对建筑结构的熟悉和多年的训练经验,仅用几分钟就做出精准判断,带领队伍完成关键堵截,避免了火势蔓延。战友们说:“跟着朱队长干,心里有底。”

从坑道到火场践行“火焰蓝”的誓言

谈起为何在演讲中选择讲“上甘岭”,朱光辉眼神亮了起来:“志愿军在坑道里守阵地,就是在生死关头不低头、不退缩。那种精神和我们消防工作很像,直面危险、不放弃,这就是我们的职业特征。”

对他而言,火场就是新时代的“阵地”,消防员就是和平年代的“战士”。每一次出警,都是一次守护生命的战斗,每一次归队,都是一次使命的兑现。

如今,朱光辉已带领丹阳市滨江政府专职消防队参与处置了无数次灭火救援任务。他没有留下多少豪言壮语,但在战友们眼里,他就是最值得信赖的“主心骨”;在群众心中,他是“火场不退”的守护者。

从坑道到火场,跨越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念。朱光辉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让“战斗意志”在新时代的火焰蓝中熠熠生辉。

编辑:胡安琪   校对:毛蕴劼   审核:陈路   值班:许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