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忠英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信息、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优化性组合和全要素提升;还要构建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包括政策、教育、科技、人才、制度等体制机制的系统集成、协同推动。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重点,着力实现“六个之变”。
一是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力之“转变”。我市从2021年起连续4年围绕产业强市召开“新春第一会”,推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2024年印发《镇江市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强市行动方案》,提出3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实现《方案》确定的发展目标,镇江要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发展动力之“转变”,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以原创性、基础性研究激活原始创新的源头活水,推动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实现“从0到1”的科学发现,推动“从1到100”特别是“从1到10”的突破和转化应用。要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打通阻碍三者融合发展的堵点、卡点,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整体效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之“转变”。
二是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发展模式之“质变”。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跃升过程,是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模式转化的过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忽视传统产业,而是要在坚持“先立后破”的原则下,针对传统产业的类型和特点实施“以旧换新”“以技提质”工程,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改造、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激发新动能、再造新优势。同时,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任务为目标,推广运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三是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发展阵地之“量变”。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为此,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其“壮大长成林”,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阵地之“量变”。目前,苏南城市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镇江重点培育“四群八链”,其中,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2个产业集群突破了千亿级。镇江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建链搭链延链强链,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长成林”。对镇江而言,发展低空经济,既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镇江在《镇江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中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力争达100亿元。为此,镇江要抓住机遇、统筹规划,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
四是提早布局未来产业,实现发展领域之“突变”。未来产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是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有吸引力和最活跃的力量。镇江要提早布局未来产业,让未来产业“育种快生根”,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领域之“突变”。未来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因此,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十分必要。既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打造和开放应用场景等公共性质领域的资金投入,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也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未来产业,合力做大产业规模。未来产业前景美好值得期待但不能操之过急,既要科学论证,提早布局,又要抓住先机,把准方向。对镇江而言,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省里确定的未来产业方向合理布局未来产业,及时出台配套政策,从制度上落实企业在创新项目决策、组建研发中心、投入研发资金、开展科研攻关、实施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确立地方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新方向。镇江在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潜力,应充分发挥产业特色优势,把氢能与储能、前沿新材料、基因技术及细胞治疗、深海空天开发等领域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
五是协同推动“四链”融合,实现发展要素之“蝶变”。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要素既有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传统要素,又有技术、数据等新要素。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高效配置能够发挥1+1+1+1+1 > 5的功能。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乘数效应,协同推动“四链”融合,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之“蝶变”。要构建 “四链融合”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创造条件推动创新、产业、资金、人才四大要素有机衔接、循环流转,形成高效、稳定的要素供给能力,实现各要素畅通无阻的经济循环和良性互动。组建创新联合体是加快区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载体。镇江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资源,积极争取加入江苏省创新联合体和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借力发展、合力而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共享区域创新发展成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镇江要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科教资源加快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江大、江科大创建国家级研发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集中创新力量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加快更多创新技术在镇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蝶变”。
六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发展环境之“蜕变”。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创新等要素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因此,加快推进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之“蜕变”。要加快工业互联网、算力、移动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向农业、制造业、交通、能源等全领域扩展;优化网络整体结构,提高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构建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共同搭建数据网络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算网协同、绿色节能,提高数据资源共享和利用水平。要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同时,要加快数据安全技术体系建设,从设施、技术网络安全和数据使用安全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数据平台、计算中心的风险预测防范能力,提升数据安全技术保障水平,筑牢网络安全屏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环境“蜕变”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