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报观察丨“初老族”换上电梯房说“真香” “双向代际支持”推动换房需求

编辑: 翟进 来源: 今日镇江 发表时间:2024-10-14 01:00

今日镇江讯(翟进)重阳节已过,关于老年人的话题热度依旧在线。特别是“住”这件大事,讨论最多的就是“人老了要不要换房子”。近日,记者选取典型样本走访多个家庭发现,一些腿脚灵便的五六十岁“初老族”已渐渐离开老旧小区,换上了高层电梯房。不爬楼、物业好、出行便利,与子女就近居住可相互提供“代际支持”等因素,释放出老年人换房的消费新需求。

“初老族”已换高层电梯房

每天一大早,62岁的郑阿姨如往常一样进进出出忙碌起来。下电梯出小区,步行15分钟到菜场,买来中午所需的时令蔬菜。八点多钟,在家吃完早饭后她再次出门,乘公交车到大市口附近一家超市买些日用品,然后到家电商场找某品牌电冰箱售后人员,咨询上门维修冰箱相关事宜。“电梯房住得蛮好!我们可以享受‘说走就走’的便利。”郑阿姨说。

记者了解到,四年前郑阿姨与老伴买了现居这套位于10楼、80平方米的电梯房。之所以卖掉江滨新村老小区4楼的房子换购新居,一来因为爬不动楼了,每天出门办事都要算趟数;二来新房子与女儿家靠得更近,孩子们随时来看望老两口,很方便。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社会。居家养老成为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选择。家和社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重要的依托。古人亦曾留下“我生无定居,投老旋求宅”的感慨,如今的老年人更要追求人生最后一套房子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每天下午3点,身着亮色长袖T恤、白长裤、背着健身包出门的陈老先生,是邻居们眼中的“潮老头”。他家住在可遥瞰江景的27楼,用陈老先生的话说:高层空气好!问及为何当时选择这么高的楼层,不担心万一电梯坏了要爬楼到家吗?他表示:住在这里2年了,并没有遇到过困梯故障。而且这是两梯四户的楼面布局,这边电梯坏了,可以选择单元楼另外一边的电梯。

“老人老房”宜居舒适度下降

当前,老龄化社会加速走来。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住房消费意愿就弱了吗?事实并不尽然。去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专家课题组等发布的《2023年北京老年居住需求洞察报告》提出:40.8%的样本老人家庭换房出于改善性需求。学界认为,“老人老房”是北京老年人置换的一个主要原因。

那么,镇江“老人老房”的情况怎么样?记者走访江滨新村、桃花坞新村、桃园新村等老小区发现,多数老旧小区的宜居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进度不算快,去年全市仅加梯22部,很多老年人仍得爬楼。虽然加梯后老房升值了,但是从居住条件到建筑设计再到周边配套,以及物业管理服务跟不上趟。“人老房也老”,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一些新小区、次新小区高层电梯房的社区规模、居住环境、管理服务都要比传统的楼梯房好很多。比如,电梯房比楼梯房具有更人性化的物业管理,水、电、电梯、消防、防盗、卫生清洁、绿化管理等都由物业公司承担。而且一些品牌化物业公司也非常注重业主的需求。记者了解到,在镇江火车站附近的一个小区内,曾有老年人业主反映休憩长椅不够,平时出来晒太阳、聊天没地方坐,后来物业公司采纳意见增设了8套长椅。此外,物业公司借由社区居委会也会时常推出关爱老人的活动,传递温暖和关怀,让老年人住得更舒适宜居。

“双向代际支持”推动老人换房需求

记者调查发现,“双向代际支持”成为老年人换房的一个重要因素。

仍以典型样本为例,58岁的黄先生与老伴卖掉南门外大街的一套老房子,添钱购置了一套小户型电梯房,为的就是更方便地接送孙子上下学,有时帮儿子家搭把手料理家务。黄先生告诉记者,儿子还是蛮懂事的,原打算赞助15万元给老两口换房。“我们帮孩子,孩子也体谅我们。有这份心就足够了,年轻人生活压力不小呢。”黄先生说。

据了解,成年子女向老年父母提供代际支持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家庭最重要的养老资源。即便在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的今天,子代对亲代的支持仍然构筑起了老年人养老保障的兜底安全网。而在实际生活中,良好的代际支持一定是双向流动的。两家住得近,老人可以更方便得到子女的照料,或者老人帮助子女带孙辈,卖掉老房子变现换置新房子,是越来越多镇江家庭不断适应调整的主动选择。

手头宽裕的家庭更是将新房子置办到同一个小区。顾先生与老伴每月的退休金合并超过1万元,他们与儿子、儿媳在同一个小区买了2套房子,儿子儿媳选了120平方米的三居室,老两口在另一幢楼8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两套房子“一碗汤的距离”,既最大限度互相提供生活便利,也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双方相处适宜融洽。